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资讯 > 正文

13家银行理财子年度“成绩单”大PK 8家净利下降 股份行逆袭国有大行

  随着主要上市银行的2023年年报出炉,已有1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年度“成绩单”得以展现。财联社关注到,2023年,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规模普遍出现了下滑,而兴银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规模逆势上升。净利方面,上述13家理财子中,8家净利下降,其中农银、建信净利润降超50%。   对比拆解来看,规模增长情况较好的理财子公司呈三大特点:一是在产品适配上做得较好,适时发力稳健低波产品;二是较为注重客户投资者体验的提升;三是完善渠道建设,在代销上发力较多。而国有大行理财子相对股份制银行,在收益、客群、代销渠道上存在差异。   股份制银行理财子规模增长逆袭,农银、建信净利润降超50%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回升至26.80万亿元,较2023年半年度末上升5.76%,较2022年末小幅下降3.07%。在这一过程中,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规模呈现了明显的分化,从已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相关数据中可见一斑。   图:2023年末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余额规模   (资料来源:各银行2023年年报、Choice数据、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2023年末,招银理财以2.55万亿元的规模继续稳坐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榜的首位。兴银理财与招银理财成为唯二的两家产品余额规模突破2万亿的理财子公司,“万亿梯队”则至少有10家。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规模普遍出现了下滑,而多家已公布年报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逆势上升。具体来看,中银理财、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建信理财2023年末的产品规模分别缩水了7.32%、8.78%、10.61%、21.50%。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平安理财2023年末的产品规模分别上升了8.18%、9.60%、10.72%、13.45%、14.20%。   经营业绩方面,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依然坐稳理财子公司净利润榜前两位,但2023年净利润同比均小幅下滑。农银理财、建信理财2023年实现的净利润则下降超过50%。信银理财、民生理财2023年的净利润同比逆势增长超10%。   图:2023年理财子公司经营业绩

13家银行理财子年度“成绩单”大PK 8家净利下降 股份行逆袭国有大行

  (资料来源:各银行2023年年报、Choice数据、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排名靠前理财子呈三大特点,未来探索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协同   规模与业绩更迭的背后,是理财子公司综合能力的体现。据普益标准最新公布的2023年度银行理财能力综合排行榜统计,兴银理财、信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位列全国性理财机构理财综合能力排行榜前四位。   其中,兴银理财发行能力单项得分位列全国性理财机构第一;信银理财运营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性子项得分均位居全国性理财机构首位;招银理财产品研发能力位列全国性理财机构首位;光大理财的收益能力位列全国性理财机构首位。   图:2023年度全国性理财机构理财综合能力排行榜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财联社整理)   财联社进一步查阅了各银行上市公司的年报,2023年规模增长情况较好的理财子公司可总结为三大特点。   首先,排名靠前理财子公司在产品适配上做得较好,都以“稳健”为宗旨,适时发力稳健低波产品。   兴业银行年报表示,兴银理财强化产品供销适配,加大低波稳健产品发行,依托集团协同优势,把握“五大新赛道”资产红利,对标海内外先进同业,加快战略性创新产品布局。在“八大核心、三大特色”产品体系基础上,搭建量化多类型产品线,发行“固收+优先股”等低波含权理财,持续完善主流策略产品线。   中信银行表示,信银理财以“稳健”为品牌核心,构建包括货币、货币+、固收、固收+、混合、权益六大赛道及项目、股权两大特色的“6+2”产品体系,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诉求。   招商银行顺应客户风险偏好的变化,加大稳健类产品供应。在理财方面整合合作伙伴优势资源,以“稳健类产品”为基本盘,捕捉阶段性投资机会。光大理财同样表示,结合投资者风险偏好需求,重点推出低波动理财产品。   其次,靠前的理财子公司较为注重客户投资者体验的提升。如招银理财推出理财产品24小时营业功能,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申赎截止时间从15:30延长到24:00,获得客户好评。   光大理财优化理财赎回到账时间,完成多层次理财场景升级。同时坚定落实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与理财认知,努力提供“符合预期、时有惊喜”的投资者体验。   此外,优秀理财子公司完善渠道建设,在代销上发力较多。   兴银理财丰富母行同业客户的财富产品货架,实现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代销渠道全覆盖,累计开拓中小银行代销合作机构超 470 家,覆盖超过 60 家城商行、390家农信机构。通过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等行外渠道销售理财保有规模达到8695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70.32%,占比38.39%。   信银理财不断加强“线上宣传+线下推广”、“机构+个人”的直销体系建设和“12+3+N”的代销渠道建设,进一步完善销售渠道生态圈。2023年末累计服务理财客户1406.49 万户,较上年末增加478.39万户,增幅51.55%;累计与127家代销合作机构开展理财产品代理销售业务。   平安理财在深化渠道经营方面一是融入本行经营场景,通过“灵活宝”等理财产品提升客户体验,助力本行获客及提升资产配置服务;二是加强与同业银行的代销合作,2023年末,平安理财已与超40家同业银行合作开展代销业务,代销余额超3400亿元。   股份行理财子“逆袭”国有大行原因何在?   结合上述公开披露信息,股份制银行理财子“逆袭”国有大行的原因已较为明显。   金融政策资深专家、冠苕咨询创始人周毅钦向财联社表示,最直接的原因即部分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业绩较股份制银行尚有些许差距,投资者“用脚投票”选择产品业绩更好的资管机构。此外,国有大行理财子的客群更多为中老年人,对于收益波动较敏感,此类客户的风险偏好更低,一部分理财产品在行内转化为了存款,进一步加剧理财规模流失。最后,相较股份制银行理财子,部分国有大行并不热衷代销渠道的建设。   普益标准认为,从长期来看,布局直销渠道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其不仅是理财公司新辟销售产品的渠道,更是理财公司构建直达客户服务及陪伴能力的主要阵地。在此基础上,理财公司做好“投”与“顾”,逐步探索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协同的业务模式,通过财富管理和客户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增强在各种市场环境下客户与产品的黏性,继而稳定理财公司规模。

有话要说...